一笑三语:斜捺、反捺、平捺——又聊书写小楷捺法

一笑三语:斜捺、反捺、平捺——又聊书写小楷捺法

一笑三语:斜捺、反捺、平捺——又聊书写小楷捺法

前天三语聊小楷捺画两种写法,同时也聊到磔,即磔笔,是捺笔的写法。也就是说写捺须磔笔取势。今天再聊聊捺画的斜捺和反捺两种写法。其实捺画的写法大同小异:正常冲左上方逆锋入笔,然后折锋铺毫,向右下方行笔,只有写平捺向右行笔,边行笔边按笔,至笔画末端稍顿,顺势提笔出锋收笔,不可在捺脚的末端留下虚尖。唐太宗《笔法论》中说:“磔须战笔发外,得意徐乃出之。”所谓“得意”即收笔时能将笔锋收归画中。那么首先聊一下斜捺,起笔露锋且呈尖锐状,行笔向右下方逐渐重按,笔毫斜铺展开,至尾处重按并顿笔收毫,呈尖锐状露锋出捺角时顿笔平收。也就是说斜捺露起露收,入笔带虚尖,如“人”“受”“入”、“後”等字的捺。另外一个是反捺,反捺似长点,是捺的变化写法。反捺又叫“翻捺势”、“瓜种势”。清蒋和著的《书法正宗》中说:“反捺,凡字之有两捺者,一用反捺。”如炎、双、从、途、逾之类等等。因此,写字的时候最忌讳重复没有变化,特别是“捺”画,一般最为一个字的主笔,而一个字一般又不同时出现一个方向上的两个主笔,所以,当一个字有两个捺的时候,至少有一个要用反捺。也就是说,在有些用直捺、平捺不合适的地方,或一字双捺时,可用反捺或将其中一捺改为反捺,以求笔画的变化。反捺用得好,会使写出的字更美观,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具体的写法是露锋落笔,用力向右下按笔,然后向左上回锋收笔。反捺的笔势不宜太长,顿笔要适中,收笔也可用驻锋。还应该注意的一点就是明白反捺和斜捺相反,一收一放。反捺,尖锋入纸后向右下方逐渐按笔加重,后转笔藏收。反捺不出锋,显含蓄内敛。总之写捺画时,起笔如蚕头,有昂扬奋发之态,右下运笔,不徐不急,有雄壮之势,捺脚出锋,三面力到,如刀削,似燕尾,有飘然自得之态。总之是要写得饱满、含蓄、舒展。

范云峰壬寅二月初八北京早安!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