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探索天文望远镜:从基础原理到现代应用

探索天文望远镜:从基础原理到现代应用

1. 引言

自人类有了意识,便试图通过观察世界并记录所见,来理解周围的宇宙。早期的旧石器时代雕像和洞穴壁画,默默见证了人类在看似混乱的世界中寻找意义的尝试。天空中的天体,只能通过视觉来观测。如今,望远镜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宇宙的视觉观测能力,它能收集并聚焦电磁辐射(EMR)到记录设备上。最初,人类用眼睛观察并用手绘制来记录,而现在电子成像和记录技术占据主导。伽利略时代的手持望远镜,已被地面和太空中能捕捉全电磁频谱辐射的复杂设备所取代。

2. 望远镜的定义与原理

2.1 什么是望远镜

一般描述 :望远镜是通过收集遥远物体发出的 EMR 并将其集中到记录设备上,来观测这些物体的装置。大多数望远镜会生成放大的图像,但并非全部如此。图像亮度取决于收集的 EMR 功率,由于大多数天文物体很暗,因此在不降低图像质量和不耗尽资金的前提下,最大化望远镜的收集面积和通量是一直追求的目标。从信号或信息处理的角度看,望远镜是用于收集和处理 EMR 的设备。

机械结构上,望远镜由一个或多个光学元件组成,每个元件安装在单独的机械结构中,以确保其安全和正确的形状。这些结构通过一个共同的结构连接,以保持它们相对于公共轴的对齐。第一个收集光线的光学元件称为主镜,第二个称为副镜,依此类推。早期天文望远镜的主镜是折射透镜,但现在大多数专业望远镜使用反射镜。副镜等可以是反射和折射光学元件的组合。现代专业光学系统大多有主动机制,以补偿因热或重力负载效应引起的机械变形。主镜的收集面积决定了收集的 EMR 能量,由于光学光束遮挡和光学元件的反射或透射不完全,传递到记录设备的能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