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米插秧技巧,三大要點助你實現高產量
稻米插秧技巧,三大要點助你實現高產量 稻米的種植技術有很多,而被人所熟知的方法就是插秧,說起插秧,大家腦海中就會印入一幅幅彎腰插秧的畫面。而對於農民朋友來說,插秧技術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最終的稻米產量,那麼在進行稻米插秧的時候具體要注意些什麼呢?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稻米插秧的三大注意事項吧。
1、插秧時間和溫度
首先從插秧溫度上來說,溫度不能過於,尤其是早稻的種植區域溫度過低對插秧的影響很大。一般溫度低於15℃就不建議去插秧了,以免產生凍害,影響正常的返青和分櫱,降低成活率。而待溫度溫度在15℃以上時,即可進行插秧工作。
而至於插秧時間,同樣要做到適中,不能過晚或過早,當然插秧的時間還得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定,畢竟影響插秧時間的因素有很多,如天氣、品種等原因。就拿品種打個簡單的比方,若是晚熟的稻米品種,正常情況下應該是要早播,如果晚播的話,一方面會縮短稻米的生育期,另外一方面,還很容易導致貪青晚熟,影響到最終的產量和品質。
2、插秧技術
插秧技術一定要時刻遵循「淺插插穩、插直插勻」的八字原則,同時在插秧的過程中,不要插的太深,但要插穩。另外根據不同的地形可以進行適當的插秧技術調整,但原則上也是要插直插勻,不要隨意亂插,這樣可以保證秧苗的合理性。而均勻插秧還能保證稻米秧苗不會出現相互爭奪的現象,同時還能夠促進快速返青,到了後期還不容易倒伏。
稻米中後期病蟲害管理策略
3、插秧密度
進行稻米插秧時,一定要注意合理的密度安排,這對於後續的生長十分的有幫助,而農戶也要根據實際的情況來進行具體分析,而不建議總是保持一成不變。總的來說,具體的插秧情況要根據秧苗的品種、土壤的肥力以及品種等因素來定,如土壤肥力比較好的地塊,可以適當密一些,相反,土壤肥力一般的地塊,可以適當稀一些,當然若分櫱能力比較強的品種,也可以適當插稀一些。
稻米葉片發黃問題分析與解決方案
綜上所述,農戶朋友們只要在稻米插秧時注意好這三大要點,並將其落實到位,那麼插秧工作就能順利進行,也為稻米的高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最後有條件的朋友,也可以藉助專用的稻米插秧機器,來提高工作效率。
推薦閱讀:稻米機械如何插秧?稻米機插秧技術要點簡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