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观欹器图轴
明代,纵100厘米,横59厘米。
绢本设色。绘孔子带领弟子参观鲁桓公庙,见欹器,请教守庙者,知为帝王宥坐之器,孔子借器寓意,教育弟子虚则欹,中则正,满则覆做人道理的故事。画上部题有楷书《孔子家语·三恕》一则。印四方,一印为“项墨林父秘笈之印”,另三方印文不辩。
欹器是古代一种盛水器,其特点是水少则倾,中则正,满则覆。鲁国君王把这种容器置于宗庙中,目的在于提醒自己和教育世人,做事做人无过无不及,领悟满招损,谦受益,戒盈持满的道理。
明代,纵100厘米,横59厘米。
绢本设色。绘孔子带领弟子参观鲁桓公庙,见欹器,请教守庙者,知为帝王宥坐之器,孔子借器寓意,教育弟子虚则欹,中则正,满则覆做人道理的故事。画上部题有楷书《孔子家语·三恕》一则。印四方,一印为“项墨林父秘笈之印”,另三方印文不辩。
欹器是古代一种盛水器,其特点是水少则倾,中则正,满则覆。鲁国君王把这种容器置于宗庙中,目的在于提醒自己和教育世人,做事做人无过无不及,领悟满招损,谦受益,戒盈持满的道理。